"善假于物"的事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6:01:05
尽量简洁 清晰点~~
5 6个就可以了~~

善假于物,就是善于利用外部环境和条件。

生活中,所借之“机”无处不存,无时不有,关键就看你有无“借”的祈望与本领。哈尔滨的冰灯节、海南岛的椰子节、吐鲁番的葡萄节、洛阳的牡丹节、潍坊的风筝节等,均是借“节”宣传城市知名度的成功范例。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民谚,使苏杭、桂林在发展旅游业中受益匪浅。甚至一句广告语“活力二八、沙市日化”,使人们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看到听到“活力二八”,就会想到“沙市”。这种“借机行事”、“善假于物”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城市之争“名”者胜,“善假于物”好扬名。一座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就是一笔无形资产、一座金矿。它可以给这座城市乃至这里所有的企业和市民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伽利略发明并使用望远镜研究科学

楼上胡说八道一样么,知道什么叫善假于物么?
原文就有么: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还有广告词:智者,当借力而行。

有些道理,要纯粹从理论上来说明,用口号来呼吁,不但很困难,而且会让人感觉枯燥无味。而如果通过举一些事例来解释和说明,则既能有效地阐述观点,说明道理,让听众信服;又能让讲话内容充实,形式活泼,让听众感兴趣。

借用事例,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也包括一些名人的事例,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确定主题,简单明确地说出观点之后,再选择能够支持观点的事例来展开论证。这里,列举几则借事的例子:

而去年美国最大的超市就是沃尔玛,它是对美国贡献有2%GDP的首富公司,在它的6000多个供应商里面,有5000个是来自于中国,占所有供应商的80%。现在美国人学中文的急切的程度超过去学法文,以往我们讲电影,是美国文化的代表。但现在,中国的电影明星却向美国输出,在大陆有张艺谋,在台湾有李安,章子怡更是大家都认识。

所有的数据和事实都说明中国正在快速地崛起。15年以前,美国认为浦东的开发是不可能的事,但现在却是亚洲金融的中心。欧美的经济学者都认为,以这